义军山头林立,各路义军为争夺地盘争斗不断,打到最后,山中明明各寨都缺粮,但这些可供耕作的田地反而抛荒野外,无人耕作
这些田地当然可以种粮,但无论谁派人前去耕作,等粮食种出来后,各方必然都会去抢
辛辛苦苦派人耕种,最后反倒可能变成为别人种粮,这等亏本买卖自然没人会做
此时大兰寨一家独大,无论哪家都绝不敢轻易挑衅,那这些山中田地自然也可再次利用起来
林兴珠等随军宣教使,已经统计过山中这些耕地的情况,只要这些田地能够复耕,大兰寨靠着这些田地,养个两三万军卒应该不成问题
当然了,也仅仅就是能够养的起罢了,靠着这些田地,让军中兵卒吃饱没有问题,但月饷军服甲胄这些,那就想也不要想了
王翊等人闻言,也是微微点头,朝廷所定的计划,实际上就是效仿粤省朝廷,进行军正分离
把各处大寨当成一县,派遣文官收拢流民恢复耕种,征收赋税
同时收编山中各处义军,整编以后再重新派往各寨镇守,将四明山区彻底纳入督府的统治之中
黄宗羲此时却是眉头微皱,开口说道
“朝廷已收编各寨,自该将山中各处纳入朝廷治下”
“但若要在山中重新开衙建制,文官还好说,武臣却是不足”
浙省之地文教兴盛,多尚节义,清廷占领浙省后,大批士人逃入山中
王翊几人皆是正经出身的朝臣,是以这些逃入山中的士人,此时也多归附在王翊李长祥等人麾下
王翊等人此时麾下文臣佐吏不缺,但可独当一面的武臣却是严重不足
按照王翊等人的计划,收编山中义军后,除大兰山本寨外,太平,雪窦等新得的各处大寨,都要分别驻扎一千到数千的驻军
将兵卒分散到各寨,一方面是因为大兰山一寨,根本无法供应数万大军的粮饷
另一方面却是要将兵卒派往各处大寨,镇压各地乱军,尽快恢复山中秩序
王翊李长祥等人闻言,也是眉头微皱,各地山寨独立在外,领军之人不仅要懂兵事,还要忠心可靠
派出的军将若不通兵事,恐怕压不住各地的小寨义军,若不可信,那更是后患无穷
各处大寨本就地势险要,此次大兰山能迅速夺取,全靠出奇不意
若是派出的军将心怀妄意,那恐怕过不了多久,山中又会多出一堆听调不听宣的石仲芳
大兰山寨在短短半月时间内,势力便膨胀数倍,王翊一时间根本找不到这么多忠心可用的武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