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查案动机,连补拍的小齐自首都要一起洗,一起反攻。
其实洗的很生硬,因为目睹了小齐杀死阿纬的徐爱婷,虽然没有给直接的镜头,但显然也是小齐杀死的。
但在许幸粉丝的声援下,一时间洗得冠冕堂皇。
配合上营销比重最高的【许幸贡献影帝级演技】的通稿轰炸,《目击者》的风向终究还是扭转了过来。
不过在23号这天,因为两方的互相攻击,票房双双没有达到昨日的预测。
《妖猫传》的票房仅达到了8600万。
《目击者》的票房勉力维持了正增长,但也没有破1.3亿,当日退票率比昨天涨了10%。
反而是口碑稳定的《芳华》,排片增加后,票房逆跌,重新收破1亿。
上映第二天的《妖猫传》,票房还不如上映九天的《芳华》,颓势初现。
当天夜里,有营销号又加了一把火——
【《目击者》vs《妖猫传》,就是讲故事能力vs电影画面。每个影迷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
还在半夜被吵上了热搜榜首。
话题广场上,绝大部分观众都在讲,更想要讲故事能力,讲好一个故事,是现在国产电影最欠缺的能力。
剩下的小部分观众,则是持“不能全都要吗?”的观点。
陈导的讲故事能力再次被大加批判,连张义牟等其他国内大导也被影迷们拉出来一起批斗。
即便其中也有吐槽,说《目击者》讲故事的能力也没有特别好。
但“那是因为为了过审补拍”、“懂不懂什么叫罗生门式叙事”、“比起《妖猫传》,《目击者》就是有这么好”……一键三、四、五、n连直接砸了上去。
许幸24号起床冲浪,看到网上的舆论变化,也忍不住咋舌。
那条微博看似在同时夸《目击者》故事讲得好,《妖猫传》的画面确实顶级得没话说,但本质上是在拉踩《妖猫传》不讲人话。
说到底,讲故事是电影最基本的要求。
电影诞生之初,就是纯粹为了讲故事。
上院线的电影都是卖钱的,而且那些优秀的文艺片,实际上讲故事的能力大都是很强的,只不过是表达的主题不被大众影迷喜欢而已。
一整夜的发酵,加上一整个上午,这条#讲故事能力vs电影画面#的热搜都挂在榜首,《妖猫传》的票房开始有了崩盘的势头。
在平安夜这天,票房大盘比昨天周六暴涨1亿,大部分正在上映的电影票房都比昨天高,减少了排片的电影也基本与昨天持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