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利益冲突,说清楚自己的本意,反而有利于他与张燕的合作。
张燕神情微妙,笑眯眯道:“度辽不畏我麾下兵马乎?”
“如何不忧?”
张虞坦然承认,说道:“但我窃以为我与将军无需兵戎相见,甚至我能和将军为盟。”
畏惧张燕不至于,仅是张燕让张虞头疼而已,毕竟谁也不想凭空得罪强敌。若张燕非要找张虞麻烦,张虞只能率兵应对了,让张燕瞧瞧并州锐士的战斗力!
“为何?”
“原因无他!”
张虞环顾周围地形,笑道:“黑山之众在山东,而不在山西。若欲掠山西,必奔行三四百里山路,方能至晋阳。故我若为将军,与其掠太原,不如出山掠冀州诸郡,怎会舍富而掠贫!”
“况将军麾下之众多为冀州人士,熟悉河北山水形势,今若据冀州县邑,远胜掠上、太二郡。”
说着,张虞神情微正,看向张燕,说道:“将军出路在冀州,而虞所图在于西。你我分居太行东西,何必兵戎相见,应当互不侵犯,携手共进退!”
张燕神情了然,如张虞所言,他与张虞暂无利益冲突。即便有微薄小利,与割据常山郡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经张虞一番释疑,他已对张虞所提议的内容感兴趣。
考虑到联盟的可信度,张燕问道:“度辽欲如何为盟?”
张虞沉吟少许,说道:“其一,将军遣使于董卓,求表常山太守,我与幽州牧刘公承认。而我迁冀州百姓入并,将军沿途不得阻拦。”
“其二,将军东望冀州,既可助袁,亦可助孙。然相助之前,需知会与我,以便两军态度一致。”
“若我无力控制冀州局势,且有兵马进犯呢?”张燕问道。
张虞不假思索,说道:“若冀州有局势变动,我当率并州兵马为将军后援,助将军守常山。”
“此事可行,还有其他事项否?”
“其三,将军得常山,我欲收回上艾,不知将军能舍否?”张虞问道。
张燕眉头微皱,说道:“我麾下民众多在上艾周围乡野居住,度辽若想收回上艾,恐是不行。”
沉吟少许,张燕说道:“上艾城以东至井陉,恕燕不能交于张君。但上艾以西,如马首邑可交于张君。”
手指辽阔的河畔,张燕说道:“马首邑(寿阳县)土地肥沃,田亩虽不及上艾县广袤,但修缮为城墙,可升格为县。君侯屯兵于此,为我两家分界之地,兵民通行绝不阻扰,君待我如何,我便以君事待君。”
“且依将军所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