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了。”这便宜话谁不会说。
送走音乐公司的刘总,李秋棠的面都坨了,他在想要不要倒点热水再拌一拌。
李秋棠拒绝刘总约歌的话,有真有假。
真的是,他今年大四下学期,大部分的时间精力确实要放在毕业短片上。
假的是,他确实还有很多能火的歌能写出来卖,比如《等一分钟》和《秋天不回来》。
李秋棠只是单纯地不想干了而已。
他对这些歌很矛盾,或者说有点矫情。
一方面,他靠《一万个理由》和《求佛》两首歌的彩铃,每季度收入超500万,银行到账的那几天确实很爽——和音乐公司签合同时,李秋棠只在彩铃收入上要大头,近乎放弃商演和其他渠道收入。
另一方面,他也承认这些歌的音乐审美确实没那么高级,他又想要这笔钱,只想偷摸把活儿干了,把钱赚了快走,不想搞“音乐事业”。
两首歌词曲作者一栏,填的是李秋棠胡诌的艺名。
“哎,”用筷子拌了拌坨了的面,李秋棠自言自语,“赚钱嘛,重活一世,还这么矫情。人宁昊成名前还拍广告和mv呢。”
但宁昊拍广告和mv也没赚到李秋棠现在这么多钱!
人一旦有了点钱,就想追求更多的钱。
李秋棠现在存款应该可以支持他进步了。前世李秋棠也是个导演,是个随波逐流的导演——平时什么都拍,干点行活儿,拿自己的那份钱。
存够了钱就想做自己的原创,主要是追求自己的艺术梦想,幻想自己是下一个阿彼察邦。
原创失败了就继续去做行活儿。
如此反复。
李秋棠清楚地记得自己重生前最后一个念头是:“还是票房来的最实在啊。”
正出神,之前在里面睡觉的同学叫他:
“秋棠,你毕业短片拍什么?报上去了吗?”
李秋棠道:“还没想好。”
“不知道拍什么?”
李秋棠摇摇头:“点子太多,不知道拍哪个。”
被噎了一句,好友骂他:“你这么装比迟早被人打死。”
不过想想也对,李秋棠是02导演班最被看好的一个,学生作业就拿了不少有含金量的短片奖,点子肯定多。
但现在新人导演要出头实在太难了,近年最出风头的青年导演当属路川,但人家在有个好爹的前提下,还做了那么多年编剧,积累了不少人脉和资源,《寻枪》都差点拉不到投资,要不是路川提前搞定了江文,中影压根不会投。
李秋棠一个学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