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了,不排练直接开机,损失会很大。
李秋棠很感谢秦蓝,作为八个演员里唯一一个不拿钱的,她这几天没有丝毫懈怠,一早到剧组,一遍遍排练,中午就趴在桌子上眯一会儿,下午继续练。
连戏中的服装都是她自己的。
副导演也表示过要补钱给她,但秦蓝拒绝了:“我就几天时间帮秋棠一个忙。”
江伟主持排练了三天后,李秋棠正式开机。
“来,机器,准备,录!”胶片机吱吱地转起来,李秋棠没坐在导演椅上,而是跟着摄影师看着场中的演员。
秦蓝在室内戏部分穿的是一件紧身背心,秦蓝的身材不用说了,她明明什么都没露,但就是很性感的样子。
这样的效果也是李秋棠要的,他知道观众想看什么,在电影剧情之外,让观众看看美女,有什么不对?
青影厂提供的两盘胶片能拍多久?
答案是,不到两个小时。
可用素材,零。
幸好现场准备充足,但李秋棠已经开始骂人了。
“念词啊!机器一转就不知道干吗。”
“胶片啊,胶片。”
“谁叫你看镜头的!!”有个男演员在没他戏份时看了一眼摄影机方向,李秋棠恨不得当场撕了他。有时候他连工作人员也骂。
“越轴了,这么低级的错误也犯。”
“你看这光打的,演员一脸的油,你叫我怎么拍。”
现场监工的江伟也不管,他也是个导演,他知道导演在片场压力有多大,哪个导演在片场不骂人?骂人都算好的,有的在片场还动手打人呢。
骂人归骂人,但演的好了,他也不吝夸奖。
有时候夸的演员都有点不好意思,比如他夸秦蓝的一条:
“到底是知名演员,演的就是好,这情绪、这表情、这肢体,啧。”
秦蓝哪里听不出意思,笑骂他:“去你的。有你说的这么好,我早拿奥斯卡了。”
“奥斯卡哪儿够啊。”李秋棠笑道,“得为你特地设一个奖,颁完就解散。”
秦蓝被逗得捂嘴直笑,李秋棠趁机提出要求:“刚才那条很好,我们换个角度再来一遍。”
秦蓝:“???”
《彗星来的那一夜》是发生在餐桌上的故事,剧组准备了一大桌子的——道具菜,只有外面一盘炒鸡蛋和一盘煎豆腐是真可以吃的,酒水全部换成凉白开和果汁。
所以李秋棠和江伟在监视器前看的画面就很好玩。
八个人吃饭,夹来夹去就只吃鸡蛋和豆腐,还不能多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