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中张一挺司令,李秋棠想请江文客串,但他不认识江文,只能托人拿到江文的联系方式,然后主动联系人家。
江文对给人串戏并不排斥,甚至还挺喜欢串戏,听说李秋棠找他,也愿意跟谈。
江文可也争取过《风声》,李秋棠找他串《风声》多少有点“不识好歹”。
江文倒要看看这个年轻导演有多不识好歹。
李秋棠想着初次见面,得给人安排好了,就说去某高档茶楼,两人喝喝茶,把事儿谈了。
但江文说他不去这种地方:“我带你去一面馆,倍儿地道。”
结果两人就钻进了方砖厂胡同的炸酱面馆。“其实燕京胡同的名儿跟它以前的功用是一样的,”江文坐在李秋棠对面给他讲胡同的历史,“这儿叫方砖厂胡同,以前就是个窑厂,烧砖的;你看还有炮局胡同,以前就是做大炮的;骡马市大街,以前就是卖骡子卖马的马市。”
两人一边吃一边聊,主要是李秋棠在说《风声》,为了请动江文,他连剧本都带来了。
“我们演员都没拿到剧本,先给您看了。”
“不急,先吃饭。”江文把本子放在一边,先吃面。
“您最近在做什么戏?”
江文倒不瞒着:“在做一个土匪头子买官当县长的故事。”江文这么说,看来《让子弹飞》的剧本还没定稿。
“这故事挺有意思的,您给我说说。”
故事的大概应该在江文脑子里了,现在缺的是台词,江文说现在还在做剧本,已经毙了十多个版本了。
但江文看对面的李秋棠眉头紧锁,好像对他的故事有不解。
其实不是不解,而是不苟同。
江文现在讲的故事跟《让子弹飞》成片的故事大致相同,但他越听越觉得不对。
“怎么,哪里不对吗?”江文知道李秋棠也会编剧。
李秋棠说道:“这个故事表面是土匪斗恶霸,但很明显是在写反封建反压迫。”
李秋棠一句话就让江文觉得这小子肚子里有货,愿意听他往下说。
“但是,还不够深入。”李秋棠只是说不够深入,真实情况他不说。
江文哪能不知道他说一半留一半:“没事,你实话实说。”他知道这是两人第一次见面,又是聊工作,人家犯不着跟你掏心窝子。
李秋棠换了个委婉的说法:“戏剧当然得有个主角,观众跟着主角的视线走,但是反封建反压迫的主角是谁呢?我在您的这个故事里没看到真正的主角。”
李秋棠说到这儿就闭嘴了,江文沉思,不说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