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后,李秋棠进一步提出,要去维塔数码新西兰大本营参观,并在那里签订合同。
这个要求很好满足,隔天李秋棠等人就起飞了。
李秋棠不是卡梅隆那样的疯狂技术控,但对前沿技术也有一肚子的好奇,此次能参加维塔数码总部,未尝不是一次学习的机会。
黄健新的感受则更加震撼!就不说他年轻时候拍的片子了,市场化后他监制的片子不是不用特效,但他在国内看的,跟现在他在维塔总部看的一比。
“说咱是草台班子还真是草台班子。”差距确实大,黄健新不光看出了技术差距,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关键是你看人家的后期管理,规范,精细。我们还得学啊。”
差距固然在,但李秋棠对未来发展很有信心:“慢慢学,总能赶上。”
在维塔总部,李秋棠看到了他们正在做的《阿凡达》的部分视效内容,还跟一个三米多高的纳美人雕塑合了影。在维塔总部,李秋棠和对方总指导乔·莱特瑞交流了很多视效技术上的问题。
乔·莱特瑞认为:“3d技术一定会改变世界电影!”
但李秋棠则持相反的观点:“2d永远不会消失,3d最多只是作为2d以外的补充。”
乔·莱特瑞预言,明年上映的《阿凡达》一定会带起全球3d观影浪潮:“就像当年的《泰坦尼克号》一样,詹姆斯将再次引领全球范围内的电影技术升级。”
李秋棠不完全同意此观点:“即使《阿凡达》在全球范围内大卖,但3d放映技术成本的居高不下也会让影院不愿更新设备,而3d拍摄技术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乔·莱特瑞当然考虑到了成本问题,他觉得把时间拉长,给3d技术10-20年的时间,那么无论是3d放映还是3d拍摄,都将取代2d。
“3d电影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李秋棠在心里吐槽:“你当然这么说了,你还得跟卡梅隆一起忽悠全世界,卖你们的3d技术。”
但还是提醒乔·莱特瑞:“我问你一个问题,乔,是需要3d的特效大片多,还是不需要3d的一般剧情片多?而3d带来的效益,是否值得让剧组放弃早已成熟的2d方案?这才是3d技术推广的难题。”
但乔·莱特瑞这种技术狂热派,听不进李秋棠的话,依然坚定地认为3d是未来,但也退了一步:“3d和2d会同时存在,且长期共存,谁也取代不了谁,这可能是最后的结果。”
在新西兰待了两天,一行人才离开,此行收获满满,敲定了维塔给剧组做动捕,还参观了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