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朱蒙问道。
“小郎君,消息的来源我无法告诉您!”巴戎露出了狡黠的笑容:“我只能说,诃陵与我们高棉乃是世仇,两国已经为了争夺水真腊(即湄公河三角洲)进行了多年的战争,所以在诃陵国内高层有我方的间谍。至于军队的数量,我出发前得到的最新消息,诃陵王向林邑国派出了一万大军。”
“一万人?”朱蒙强自压下心中的惶恐,并暗中说服自己数量并不等于力量:“这么说来,高棉是想借用我们的力量来牵制自己的敌人?”
“不错!”巴戎答道:“这对大唐也有利,不是吗?如果诃陵王的计划成功,林邑国将成为他的属国,而且水真腊也会落入他的手中,到了那时,交州也会受到他的威胁。”
“那可未必!”朱蒙冷笑道:“据我所知,诃陵王可是也有向大唐朝贡的!”
“当他弱小的时候,诃陵王的确会很恭顺,可当他并吞了水真腊和林邑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周边的小国都会臣服于他,他将成为最强大的王,到了那时他还会向大唐恭顺吗?”巴戎笑道:“而且诃陵国的都城是海上商路重要的据点,当地的神庙里保存的财物比林邑国多得多,据我所知,新刺史,您的兄长可是对海上贸易十分看重的!”
朱蒙现在亲身体会到昨晚须陀说的“奸滑”了,他冷哼了一声:“那你方可以投入多少军队呢?”
“高棉国的主要力量在水真腊,抵御诃陵王的大军!”巴戎道。
“什么?”朱蒙被气的笑了起来:“换句话说,你们大王是让我单独对付林邑国和诃陵的援兵?而他一兵一卒都不派?他也未免盘算的太聪明了吧?”
“不,不,不!”巴戎赶忙道:“那怎么可能?我们大王在林邑国也有支持者,律陀罗总督他就站在鄙国一边。他有一支大军,除此之外,他还控制着一座设防坚固的港口城市、大片的土地。如果贵方出兵参战的话,是不会欠缺盟军、向导和军粮的!”
朱蒙听巴戎解释了好一会儿,才明白眼下林邑国的内战几方中,前任国王之子阇耶跋摩在获得了诃陵王的支持后,已经是实力最强的一个,而律陀罗总督则是较强的一个,他向高棉王乞援,他的据点在古笪罗(今越南芽庄)及其周边地区。
“仅凭这些还不够!”朱蒙冷声道:“阇耶跋摩是王子,又有诃陵王一万大军的支援,而贵方却根本不派一兵一卒,就想要我方出兵,这怎么可能?”
巴戎狡黠的偷看了朱蒙一眼,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可是我方的确没有多余的力量,毕竟我国同时在和几个敌人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