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以此类推,最后也有可能被叫作“072”、“073”,或者更大的数字。
老师他们觉得还是“070”这个名字好听,因此立下了军令状,今年必须完成。而现在已经是九月多了,距离今年结束,只剩下不到四个月。
据孟秋所知,这个项目还没有成功,就让她改进?
这个难度有点大吧?
孟秋挠头,好在这次考试时间比较长,足足有半年。
次日,孟秋了解了一下070的最新进展。
好消息:理论已经成功,试验初步达到标准;
坏消息:又遇到了一个新问题,很有可能要进行大的调整。
孟秋问:“什么新问题?”
弹药组的同事告诉她:“咱们这款加农炮对零部件技术要求比较高,你知道吧?”
孟秋点头:“知道。”
“问题就出现在这里……”
他们在设计的时候,要兼顾体积、重量、性能等多个要求,因此每一个系统都尽可能地选择最优,相应的,需要的零部件必须是高标准、高要求的。
之前,相关单位送来的零部件是合格的,可以采用。
他们也就以为这种标准,供应零部件的厂子是能够生产出来的。
然而,现在他们要大批量采购了,对方才告诉他们实情。
之前那些达标的零部件都是人家厂里的老师傅加班加点,手搓出来的。他们要的少,人家集全厂之力,攻克这个任务。可要是批量采购,真的生产不出来。
而且不是他们一家生产不出来,是所有的下游厂子都做不到。
这可就麻烦了。
070是国家第一款大口径远距离加农炮,投入这么多人力物力,耗费了这么长时间,研制出来,不是摆着好看的,而是真正要投入使用。
这个级别的加农炮也不说多了,至少几十台得有吧。没有几十台,还让他们的战士拿着枪去跟敌人的装甲车打吗?
这么多台所需的零部件,让下游厂子全部手搓,难度太大。
按他们的话说,有的零部件合格得很具有偶然性。就是他们也不完全确定是怎么合格的,让他们原模原样再做一套,他们没办法保证一定能做到。
还有的是生产出来,当前是能够使用的,但强度不够,影响某个部位的使用寿命,进而影响到整个火炮。
“……所以咱们现在就在考虑要不要调整数据,威力再大,性能再好,没法批量生产也是白搭。”
“哦,原来是这样……”
就跟沈老师那次和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