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个好相与的。
这话也没人外传,故此悦然一家三口还不知道有这回事。
就算知道了,她娘也不过生一场闷气罢了,不然还能找上门去不成。
……
这一年的冬,也没怎么下雪,地里的冬麦肉眼可见地缺水。
村里的几位老庄稼把式也瞧出不对劲,赶忙去找里长与族老们来地里查看情况。
几人眉头深锁,一致预感到多半年后又要挑水浇地了。
这时,周里长猛然就想起了赵秀才跟他透的话,心里就更加不安了,随即就与其他人商议起来。
“既然赵秀才也,来年可能还会干旱,那咱们就要提早准备起开了。”
“起来,咱们这里好多年没有遇见大旱。我记得还是我二十岁那年,遇见过一场特别大的旱情,那时村里好多人家都去了外地逃荒,唉!后来大多都没回来呢。”
“对!这事可不能轻忽了,家里粮食不够吃的,最好赶紧买些粮回来放着,手上有粮,心里才不慌。要是风调雨顺,大不了再卖出去就是了。”
“对对对!”
……
商议已定,周里长就与隔壁王庄的王村长通了个气。
回村后,他就把村民召集来祠堂,把关于来年可能会继续干旱的事了一下,劝每家每户按自家情况往家里多少囤些粮,可千万不敢再往外卖粮了。
这话一出来,聚在一起的村民们就炸开了锅。
有人把这话听进去了,回家就准备起来。也有没听进去的,觉得周里长危言耸听的话,不一定准,依旧该干啥还干啥。
刘惠娘也回了趟娘家,卖力劝爹娘与大哥,以及其他几家,手里有钱的话,就赶紧买些粮回来。
待刘家另三个儿子离开后,大嫂庄氏眼珠子一转,就冲姑子喊话:“卖粮的那点银子,不是给你大侄子娶媳妇了吗?家里哪还有钱啊?
“我她二姑,你家年前不是才买了几百斤粮吗,就给咱们家分点呗!就当你孝敬爹娘呢。这些年,你可没少回娘家打秋风,也该还回来了吧!”
刘惠娘抖着身子,气得不行,什么叫她没少回娘家打秋风,她也就上次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回家跟她娘借了二三十文钱,后来一有钱也还回去了,还多给了她娘十文呢。
“娘,你还怀着弟弟呢,可不兴生气!”跟来的悦然忙不迭地搀扶住她娘。
这时,刘大柱跳出来呵斥自家媳妇道:“你个臭婆娘,胡咧咧啥呢!快给我闭嘴吧。”
转头就对心情平复了一些的二妹笑道:“惠娘,别跟你大嫂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