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笔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挥笔书屋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132章 三大阁臣:遣返!小万历:朕不同意

第132章 三大阁臣:遣返!小万历:朕不同意

第132章三大阁臣:遣返!小万历:朕不同意

二月二十五日,清晨。

就在祥符县皂班班头石大年还在熟睡之际。

两名由巡按御史张简派去的差役,将其五大绑,带到了县学前厅(巡按御史临时衙门)。

祥符县知县吴清知晓后,不由得勃然大怒。

没想到张简完全没将他这个祥符县主官放在眼里,当即带着一众衙役奔向祥符县县学。

县学前厅内。

吴清望向坐在前厅撰写文书的巡按御史张简,一脸怒气。

“张巡按,巡按御史有监察地方之权,但亦不可随意干预地方政事司法,即使我祥符县的公人有罪,也应由本县来审理,你有何资格抓捕县衙公人?”

张简站起身来。

“祥符县私塾先生周夫子举报祥符县县衙皂班班头石大年私造假步弓,又经常欺压乡里百姓,欲将其绑送京师告御状,本官帮一帮他的忙,有何不妥?”

“什么?绑送京师告御状,他一个秀才,有何资格……有何资格……”

张简不待他说完,拿起桌子上泛黄的《大诰》,翻开其中一页,道:“他没有资格吗?”

吴清面带疑惑地接过《大诰》,看到了乡民除患篇。

这篇文字总结成一句话就是——

百姓有绑缚恶吏进京告状之权,任何人不得阻拦,编写者:朱元璋。

“这……这……张巡按,这……这不是胡闹吗?我朝当下法令全依《大明律》,《大明律》里并无这一条,当下哪个百姓敢绑缚公人进京?”

吴清作为一县县令,对当朝法令甚是通晓。

《大诰》乃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十八年亲自编定,量刑远重于《大明律》。

此法主要针对两点:其一,打击贪官污吏;其二,惩治豪强奸民。

洪武时期,《大诰》是国子监学与科举考试必考书目,天下府州县乡的私学公学都必须教授学生背诵。

只要百姓手执《大诰》,便能绑缚恶吏进京,无路引,也无人敢拦。

此乃朱元璋独创的“借民惩官”之法。

其最盛之时。

大明百姓几乎是户户一册,并出现了不少“百姓绑缚官吏进京”的实例,一时使得吏治清明。

不过,在仁宗皇帝执政及其以后。

因《大诰》过严过苛,体现了过多朱元璋的个人意志,便渐渐废弃不用,将《大明律》当作了唯一的法令标准。

“张巡按,《大诰》实乃过时之旧法,你若助周夫子如此做,本官立即就弹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万国之国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