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一幅可悲的画卷。
黄崆的眼中闪过一丝痛苦的神色,然而,他很快恢复了冷静。退,不是意味着放弃,而是为了寻找更加有利的时机。这场战斗,他不能就此认输,太平道的未来,整个黄巾军的命运,尚在他肩上重重担负。他并非真正的失败者,若死于簇,便如枯木朽叶,终将消逝无闻。
不远处,孙宇缓缓收剑,冷冷地望着黄崆退去的背影,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忍。“放他一马,亦不失为一种智慧。”他淡淡道,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陆允不以为然,冷笑一声:“他若是放过自己,未必不是个明智之举。但放过了他,未必能保得住他一命。”
东方咏静静地站在一旁,风拂过衣袂,神色悠然。“他若愿活命,自会有所顾忌。追击与否,终究不必再多做思量。黄崆之败,是命中注定。”他的声音如同一阵山风,温润却含蓄,仿佛穿透世间的喧嚣,直达内心深处。
三人并未立即行动,而是目送黄崆的身影渐行渐远,消失在苍茫的林海郑黄崆已然退去,战场上只剩下冷冷清清的残响。空气中弥漫着血腥与腥风,黄崆的败退如同一道锋利的裂痕,将这片曾经浓烈的对抗气氛撕得粉碎。终于,战场上恢复了短暂的宁静,但这一刻的平静,却是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令人心生不安。
孙宇轻轻摇了摇头,转身对两壤:“此人之败,早已注定。他若心存悔意,便自会有变化;若执念深重,恐难有善终。我们不必为此纠结。”
陆允眉头微蹙:“黄崆终究太过固执。若当初依我之见,早该截断其后路,方能彻底消除后患。”
东方咏淡然一笑:“他既有此番心志,必然难以服软。倒不如让他自有选择,亦是给自己留下些余地。”
陆允轻轻摊开手中的急书,字迹密密麻麻,饱含着江东使者急切的情绪,仿佛每一行字都在诉着眼下这片江山动荡不安的时局。他看了又看,最后将目光定格在其中一段话上,那是关于扬州一带黄巾军的动向。书信中的内容让他心头一沉。
“扬州一带的黄巾军,未如预期般集结,反而四散而去。”陆允微微皱眉,翻阅着那段文字,神情有些凝重。他在心中反复琢磨这些信息,企图从中找到一丝蛛丝马迹。黄巾军原本是有意在扬州聚集的,借助当地的地理优势,打算在这里汇聚力量,以图对抗更广泛的敌人。但如今这一计划看似破灭,甚至不止如此,黄巾军的主力似乎已经悄然散去,仿佛得到了某种紧急的召唤。
“这不对。”陆允低语,语气中充满了怀疑。按照常理,黄巾军如果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