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谈妥之后,上奏李治,并且提议李治给各国予以册封。
李治从其言,给九国重要官员册封官职,封的都是勋官,并无实职,只是一种身份象征。
那些跟着康国反复的国家,得到的官职要低一些。
康国之中,康那也受到册封,而且得到的勋官级别最高,为正四品上轻车都尉。
康那此时却顾不得欢喜。
他被王及善策反,属于无奈之举,因为大唐都知道了,他再瞒着也无用。
如今他虽得了官职,但他在康国的家人却处于危险之中。
他得到册封的第三天,便离开了长安城,朝着康国匆忙返回,希望能尽快救出家人。
他却并不知道,裴行俭早已收到李治攻打康国的命令,已经率领军队,悄无声息的来到康国。
为了出其不意,裴行俭只带了三千骑兵,走的路线也经过仔细挑选,途经穆国、石国,抵达安国,再从安国进入康国。
此时夜色已深,裴行俭率领军队,来到一条河边。
裴行俭命军士们在河边休息一个时辰,等到夜半过后,再长途奔袭,直抵康国都城。
夜色清冷,明月皎洁,裴行俭迈步来到河边。
一月天,河水冷的像冰,只见崔知辩站在水边,用水在脸上搓着,脸搓的通红,才感受到一丝温暖。
裴行俭来到他身边,笑道:“崔兄不听我劝,非要跟来,如今总算吃到苦头了吧?”
崔知辩扫了他一眼,道:“裴兄,你不会把我当成一介文人了吧?”
裴行俭道:“怎么会呢,只是这里气候恶劣,就算是一般的武将,只怕也受不住。”
崔知辩知他依然在小看自己,也不去辩解,道:“你为何选择在此处歇息?”
裴行俭望着河面,缓缓道:“你知这条河叫什么名字吗?”
崔知辩摇了摇头。
裴行俭道:“此河名为善河,正是康国当年叛军驻扎的所在,我当初击败叛军后,便是从善河出发,直奔康国都城。
崔知辩心中恍然。
裴行俭选择此处,正是因为对此地攻打都城的路线最为熟悉,才敢趁夜行军,不怕迷路。
不得不说,裴行俭各方面都考虑的很稳妥。
但崔知辩是个一丝不苟的人,有任何不安定因素,都必须设法排除。
“裴兄,我听说康国都城有两万守军,你我只有三千骑兵,你可有取胜把握?”
裴行俭道:“兵不在多,你我这三千精骑,运用得当,足可灭康居一国!”
崔知辩又道:“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