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才会跟程涛汇报这个方案。
关键是徐荣彪觉得自己的这个想法跟部委那边的政策是高度吻合的。
要是错过了这个机会,他觉得以后再想从北极熊那边费很低的代价引进新技术,估计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关键是北极熊的技术现在还算是有参考性。
但是过个几年的话,按照北极熊现在的局面,估计技术不会有什么升级。
可是美利坚和东瀛那边不一样。
人家的技术一直都在变化。
那个时候首都内燃机总厂想要引进新技术,估计都不会考虑从北极熊那边着手了。
“你觉得有可能的话,那就去试一试吧。”
“等有具体的眉目之后,我们再跟上级讨论。”
只是试一试,代价不是很大的话。
程涛倒是不反对。
毕竟要是真的搞成功了,也算是他的一个成绩。
……
“老赵,你尽快安排一下,组织我们厂当年去北极熊学习过的老员工,看看能不能跟对方取得联系。”
“我们可以考虑从对方那边继续引进新一代的重卡技术,实现我们产品的升级换代。”
耿卫东从首都出差回来的第一天,就把赵光明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这一次去部委那边参加会议,朱建生专门叮嘱他考虑这个方式去实现一汽卡车技术的升级换代。
这些年,一汽已经消化吸收了北极熊当年援助的技术。
当年,华夏的汽车产业可谓是一穷二白。
北极熊提供了大量的设计资料,包括750本设计资料、62697张设计图纸、899份工艺资料、92135套一级工具图纸以及占品种53.2%的非标准工具和生产组织设计等。
并且还派遣了200多名专家来一汽指导,帮助一汽解决了基础建设施工、产品设计、设备安装等方面的诸多问题。
并为一汽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
同时,一汽也先后选派539名实习生到北极熊汽车厂学习,这些人成为了一汽最早的技术骨干。
如今要继续从北极熊那边引进新技术的话,耿卫东首先想到的就是把这些技术骨干的余热给发挥出来。
“厂长,这些人许多都已经退休了呢。”
“现在让他们去联系原本的熟人,估计有点难度。”
赵光明没想到耿卫东一上来就给自己安排了这么一个特殊的任务。
他肯定是要想办法搞清楚情况。
“退休了也没有关系,那么多人员,总是有一些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