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否极泰来,你会越来越好的。”
正月初一起,就有各路勋贵、南京六部官员来府上拜年,照例应酬不绝。到了正月初八,金九华才勉强腾出空来,陪着袁昭搬了家。
她的行李很少,不过是几件衣裳,一些日用之物,连文房四宝都收起来了,也凑不够一车。他又吩咐从厨房拿了些银丝炭,装了满满一篓。上了车,他看着有限的几个包袱十分寒酸,苦笑道:“原是我没招呼好,哪有姑娘家屋里什么陈设都没有的。”
袁昭笑道:“我是个奔波劳碌的命格儿,要陈设也没用。”
她的新家离得很近,不过隔着两条巷子,是个三间房的小院,闹中取静。一个四十来岁的婆子在门口接着,口称小姐,袁昭笑道:“这位是张大嫂。”
金九华进了屋子,见屋里空空荡荡,只有两件榆木的旧家具,勉强能使用。他不便说什么,只将包袱放下,看她一一打开安置了,又吩咐张大嫂煮两碗面来。
他帮着她将床铺也铺好了,苦笑道:“多买几个丫头吧,一个仆妇哪里够。看着也不大利落。”
袁昭将那只兔儿爷小心翼翼地摆到桌子上,又归置文房四宝:“过寻常日子罢了,这些活我也不是不能做。”
他将水烟壶拿出来,小心地摆在桌子上,又在旁边放了一包烟丝:“托几个福建客商买的。”
她有些惊讶:“你不是最厌恶这个味道。”
“谁都有个癖好,你又是迫不得已。我打听过了,福建永定的水烟是上好的,你要是用完了,就跟我说。”
两碗清水面端了上来,配一碟子腌菜。两个人面对面地坐下,袁昭笑着拿起筷子来:“金公公平日山珍海味吃惯了,清水面吃一点吧,也算新家入伙。”
金九华道:“我们在山西的时候,讲究迎客饺子送客面。吃了这碗面,祝你从此一帆风顺。”
天晚了,袁昭点了盏灯笼,送他出门。他笑道:“这样近,我抬脚就到了。要是有事情,赶快来找我。”
走到巷子口,他又说道:“你回去吧,外头冷。”
袁昭勉强笑了笑,低声说道:“咱们是朋友,以后常来坐一坐,吃顿便饭也好。”
“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