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眼的战绩,自是因此声名鹊起,成为了日本海军中的一员“传奇猛将。”
淞沪会战后,上海特别陆战队第十大队的基干又被改编为日本海军吴镇守府第五特别陆战队,被编入日本海军第11战队,投入到了武汉攻略战之中。
在向江阴、镇江和江宁各处要隘进攻时,顺着长江而上的日本海军以舰上火力射杀了大批的中国军队和中国百姓,包括今日被击沉的四艘战舰在内的日本海军第11战队可谓是血债累累。
此一战,在何炜指挥下的半壁山守军取得了击沉日本海军第11战队1200吨的扫雷舰信山号,排水量800吨的驱逐舰桃,樫,桧三舰,击毙日本海军四百余人的辉煌战果,不但给从攻略武汉作战开始以来一直屡战屡胜,高歌猛进的日本海军第11战队以当头重挫,更是自抗战爆发以来对日本海军的最大胜利。
如果将田家镇要塞考虑进去,那第11战队突破半壁山要塞和田家镇要塞的组成的江面防线,进而溯江而上以水路向武汉进击的战术目标实在是太难以达成。
而这还仅仅是半壁山要塞本身,近藤英次郎可没忘了在半壁山要塞的对面还有一个田家镇要塞与其隔江相望。
后来,土师喜太郎一直率部在日本特别陆战队战线左翼作战,在淞沪会战的后期参与了扫荡淞沪市区闸北中国军队的行动,进攻由第八十八师八百壮士守备的四行仓库的日军部队,也是土师喜太郎的这支上海特别陆战队第十大队。
土师喜太郎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紧急从军舰上抽调下来,担任临时组建起来的日本海军上海特别陆战队第十大队的少佐大队长,紧急从日本佐世保驰援淞沪,率部参加了淞沪会战初期的陆战,成功的抵挡住了中国军队第八十八师与第八十七师等精锐部队在淞沪市区的攻击。
只有江面上星星点点的舰体残件和带着舰名的救生圈和救生衣还在保留着它们曾经存在的痕迹。
江面上到处都飘着阵亡日军水兵的尸体、残肢断臂和各种各样的人体零件,以及数不清的白色海军士兵军服与黑色的海军军官制服。
一名身着日本海军黑色军官制服,却头戴陆军用九零式钢盔,胸前挂着望远镜,腰间斜挎着南部十四式手枪的军官肃然立正道:“报告长官,卑职有要情报告1
胜利,尊严,都不是无代价的,但与所取得的辉煌战果比起来,这次战斗半壁山守军和日军的交换比可称得上是十分优异!
“唉。”
在淞沪会战初期,中国军队为了尽早在淞沪打开局面,主动向位于淞沪的日军发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