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伤亡惨重,但董卓麾下依旧兵马众多。
除了留守在长安的兵马之外,仅仅是魏哲眼前的董军就有三万余。
说来这事儿还得怪皇甫嵩。
要知道董卓入洛之后虽然用尽手段将洛阳各路汉军收编,但不过才三万兵。
即便算上后来招募的青壮,也不过才勉强四万多人而已。
当时京兆尹盖勋领五千郡兵随前将军皇甫嵩一同驻兵右扶风,抵御凉州乱军。
而在皇甫嵩麾下则足足有精兵三万。
故此当董卓乱政的消息传来后盖勋便暗中联络皇甫嵩,意图联合讨伐董卓。
毕竟以两人手中的兵马若是合力西出,还是有可能击败董卓的。
当时洛阳东有讨董联军气势汹汹,若是盖勋之计得行或许真能铲除董卓。
虽然杀了董卓也未必能拯救大汉朝,但当时确是一个挽救乱局的机会。
董卓自然也看到了隐患,更不放心盖勋和皇甫嵩在三辅之地掌握重兵。
于是彻底掌控朝堂之后他便征召盖勋为议郎、皇甫嵩为城门校尉。
按理来说,这样的征召对皇甫嵩无疑是一个羞辱。
但皇甫嵩偏偏拒绝了盖勋的建议,准备交接兵马前往洛阳。
然而皇甫嵩的长史梁衍却不看好他的决定,认为即便不举兵讨董,也不应该放弃兵马前往洛阳。
为了说服皇甫嵩,梁衍甚至直言不讳道:
“汉室微弱,阉竖乱朝,董卓虽诛之,而不能尽忠于国,遂复寇掠京邑,废立从意。今征将军,大则危祸,小则困辱。今卓在洛阳,天子来西,以将军之众,精兵三万,迎接至尊,奉令讨逆,发命海内,征兵群帅,袁氏逼其东,将军迫其西,此成擒也。”
然而梁衍话都说的这份上了,皇甫嵩就是吃了秤砣铁了心的想要当忠臣。
即便明知道洛阳有危险,他也依旧不愿意违背天子诏书。
如果说以前的皇甫嵩仅仅是贪名而已,现在的他则已经算是迂腐了。
而皇甫嵩这一撒手,盖勋也只能无奈的和皇甫嵩一同前往洛阳。
所以皇甫嵩这一波不仅坑了盖勋,更是间接坑了魏哲一把。
不过丘陵之上魏哲观阵片刻之后,却反而哈哈一笑。
“此战必胜!”
太史慈闻言顿时好奇道:“董贼军阵颇为严整,胜从何来?”见他这么一问,魏哲也不卖关子,当即笑呵呵的挥鞭指着下方。
“董贼兵马虽多,然却多为强行收编而来,山头林立,军心不一。”
“今日观阵,可知董卓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