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的呢。
见刘和这么一说,刘虞顿时脸都黑了。
若不是刘和再三辩解他没有谋逆之心,恐怕刘虞都要执行家法了。
而刘和在父亲的训斥下,这才知道了真相。
原来魏哲并不是欲推刘虞为帝,而是表其为司隶校尉。
和袁绍等人相比,魏哲的这个建议听起来貌似并不是什么好差事。
然而刘虞偏偏宁愿当司隶校尉,也不愿受袁绍等人所推为帝。
他虽为宗室,但骨子里却一个纯儒,视三纲五常为天理也。
在这样的情况下,除非天子出于本心亲自禅让,否则刘虞还真不会当皇帝。
这个世道就是这样,有道德败坏的伪君子,但也有信仰坚定的纯儒。
对于这些刘和虽然不是很理解,但还是听从了父亲的安排。
于是次日一早,刘虞一家便带着四千幽州骑兵浩浩荡荡的上路了。
……
话分两头,当刘虞日夜兼程的往洛阳赶来时,曹操也终于上路了。
不过如今的曹操终究还是有点稚嫩了。
扬州刺史陈温、丹阳太守周昕虽给了他四千多丹阳勇士,但曹操却接不住。
没错,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实乃一等精兵之地。
可如此骁勇的丹阳精兵自然也有一等一的傲气。
而目前的曹操显然还没有驯服这种桀骜不逊的军队的能力。
这四千丹阳兵虽迫于刺史、太守的命令随曹操离开,可待曹操率兵到龙亢时,这支军队却忽然哗变,大部分士卒都叛离了,曹操甚至险些死于这场哗变之中。
无奈之下,曹操只能在建平县又重新招募一千多士兵。
说实在的,这场龙亢哗变对曹操的打击甚至比汴水战败还大。
因为这说明他不止是排兵布阵了,连最基础的行军扎营,操练新兵都有问题。
或许是因为这一点,无颜回到酸枣大营的曹操选择进驻河内郡,投靠袁绍。
有意思的是,回到泰山招募兵马的王匡也募得三千名泰山悍卒,不过他并不打算再回到河内大营,而是准备去酸枣大营与张邈会合。
也不知袁绍是不是感觉丢了面子,还是认为王匡这个河内太守是个隐患。
反正刚刚赶到河内大营的曹操转眼间就遇到了和孙坚一样的问题。
于是为了表示诚意,曹操只能打着为胡母班报仇的理由,带着本部与袁军士卒奔袭王匡,最终成功将河内太守王匡斩杀!
不得不说,袁术与袁绍真不愧是一家的,这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