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样搞,让我们很没有面子好吧。
首辅周延儒心里更是气急,这个翰林院编修如此不懂规矩,看来要想办法将他逐出朝堂。
李适扫视众人,把他们的神色看在眼里,居然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了羡慕嫉妒恨,这样的大明不亡就没有天理了。
“臣刚才也说了,大统一王朝没有跳出三百年怪圈的事实。王朝末年都是天灾人祸不断,加上财政枯竭,难以维持。再加上昏君奸臣肆意,最终被其他王朝所取代。”
“但是我们大明和其他王朝不同的是,我们还有一个英明的皇上,臣认为我们大明还有救。”
李适这话顿时又引起轩然大波,大臣们都是含辛茹苦,从科举一步步走上来的,现在正是享受胜利果实的时候。
当然也不希望大明突然倒塌,谁知道下一个老板究竟怎么样啊。
现在自己权力在握,荣华富贵享之不尽,是既得利益者。要不是事不可为,谁也不希望换一个东家。
但是目前看起来大明好像真的没有希望啦,自己又没有能力力挽狂澜,所以很多大臣都开始咸鱼了,混一天是一天。
现在有人居然说大明还有救,虽然不知道真假,但是也不妨碍来了点兴趣。
当然最为兴奋的还是崇祯皇帝,李适的历史周期和自然灾害周期论,很有道理很符合崇祯的胃口。
看啊,不是我崇祯的错,这个是历史规律啊。相反我崇祯还勤于政事,是一个明君啊。
同时崇祯也对李适多了一点信心,急切的说道,
“李卿快快说来。”
“目前臣认为从天启年开始的自然灾害会在这一两年达到高峰,然后就会慢慢褪去,在崇祯十八年以后就会逐渐消失。这是臣从历朝历代的天灾人祸总结出来的。”
本来想听点干货的大臣们,顿时嗤之以鼻,居然还是玄学?
而崇祯皇帝则是想着要是真的按照李适所言那该多好啊,百姓估计也能好过一点。
李适见众人一副不相信的样子,心里默默想着。崇祯十七年崇祯皇帝死后满清入关,所有的自然灾害好像就开始慢慢不见了,或者威力减小了,就是这么玄学。
“目前我们大明最大的两股敌人,一是成了气候流寇,二是关外虎视眈眈的建虏。”
“流寇为什么会成气候,那是因为他们可以失败无数次,但是还是会有无数的百姓加入他们。只要他们胜利一次就会对我大明造成重创。”
“但是为什么会有无数的百姓加入他们呢?”
说到这里李适卖了一个关子,把目光扫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