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参加这么一个比赛是咋想的呢?这不就是考试么?考试有瘾是吧?”
“我做了一下,感觉不是很难啊,我要是上高中那会,绝对能写上一大半。”
“那你可以啊,上高中那会都能写一大半了,现在岂不是都能写上了?”
“呵呵,高中是我巅峰,现在我一个也写不上了。”
“牛逼。”
“刚才看了一下现场报道,那人是真多啊!太离谱了!前几天不都说这节目没啥意思么?结果一个个全他么去了是吧?”
“叶老师这题出的还行啊,我还以为他要出自己诗词呢,结果一首都没有。”
“人家节目主题是传统诗词,叶老师的诗词应该不算是传统诗词吧?”
“怎么不算?人家叶老师那些都是正儿八经的古诗词好不?只不过是人家自谦,没用自己的而已。”
网上热议不断,不管是对节目本身,还是对这次海选赛的试题。
等到海选结束,许多参赛的选手出来之后,网上就更热闹了。
“兄弟们,我参赛了,但是我说句实话啊,这比赛确实没啥意思,我就是过去凑热闹的。”
“我也是,就考个试。”
“我压根没去,谁会参加这无聊的比赛啊。”
“我也没去。”
“没去就没去,你们说个屁啊?”
“是是是,你们都没去,那些参赛的人都不上网是吧?我就没见几个说自己参赛了的,这玩意有啥不好意思说的么?”
“怕没选上丢人呗。”
“将近三万人里选一百个,这难度比高考可大多了。”
就在海选刚结束不久,刚刚认证成功的“《中华诗词大会》栏目组”微博账号,也终于发布了他们的第一条微博,“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本次海选工作已经顺利结束。同时,我们也欢迎刘颖教授、郝志军教授、万大邦教授、路凤义教授的加盟。”
这四位教授,都是学界重量级的人物。
对于刘颖教授的加盟,大家倒是没什么太大的反应,毕竟他们都是古文协会的。但是,剩下的几个人是怎么回事?
万教授和路教授这两位,一个是史学协会的,一个是哲学协会的。
他俩来还能勉强说得过去,你说文史哲不分家大家能接受。
但是,郝志军是个什么情况?
这家伙是新文协会的人啊!
他是搞现代诗创作的啊!
人家这节目主打一个古诗词,你来这凑什么热闹?
事实上,郝志军这个位置,本来是冯家华教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