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嗯。”
几人连忙坐好。
主席台上,赵副组长继续说道,“为了能够更好的对接工作,文振组将这四个工程,分别交给了我们四个副组长。我负责其中的‘《清史稿》撰写工程’,因此啊,就由我来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工程……”
接着,赵副组长就说起了相关的内容。
但并没有太详细的展开,毕竟这不是专题会议。
简单的说了一些之后,让众人对这个工程有了更清晰的了解,赵副组长也就停止了。
“今天咱们不说太专业的话题,我们今天会议的主题,主要是明确各大工程的内容与责任,最好能确定下来参与者的大致名单。”
“下面,让周副组长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按照文振组的规划,这四大工程分别由四大副组长领头,每个副组长具体的负责其中一项。
周副组长的发言,要比刚才赵副组长多一些。
因为,相比于《清史稿》的撰写,中华文明探源这个话题显然要更加的庞大。解释起来,自然也要多费一些口舌。
“……在历史层面,增加华夏信史的数量,明确中华文明发源的脉络与形成的背景。其中,尤其要针对夏商周三代文化与历史展开重点工作……”
叶落不是研究历史的,听着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有些云里雾里的。但现场史学协会的一些专家学者,这会却是满脸的兴奋。
《清史稿》的撰写是历史方面的工作,这个“中华文明探源”同样是历史方面的。这次的“四大工程”,有一半都是历史方面的,可见,文振组对于历史学界的重视。
他们这些史学家,自然兴奋。
很快,便轮到另一位副组长介绍起了“五个一工程”。
说实话,在这四大工程当中,就这个“五个一工程”最让人摸不到头脑。
其他的三个工程,顾名思义,多少都能猜出点眉目来。
但这“五个一工程”,着实是一点也看不懂。
但是,当王副组长介绍起来之后,众人才发现,相比于前面那两个历史类工程,这“五个一工程”反而要简单许多。
具体内容包括每年都要诞生一部好的戏剧作品、一部好的电视剧作品、一部好的电影作品、一部好的图书、一部好的理论文章。
这五个“一部”,便合称“五个一工程”。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次与会人员当中,会有戏剧协会的人、会有华视的副台长等等,可以说这些人都是因为这个“五个一工程”来受邀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