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夫人也笑吟吟道:“许娘子不必多虑,有什么只管提好了,只要大人能答应的,一定会答应。”
卢县令点头笑叹:“不错。”
卢县令心里是有些替许知春惋惜的,这样的功劳在他看来说是天大也不为过,哪怕赏个乡君当当、赏银千两也值得。
但朝廷不会这么认为。
打谷机也好、风车、水碓也好,在皇上和朝廷大员们眼中,这也不过是一件好用些的器物罢了。
工匠所出之流,在他们眼中不是什么上台面之物,工部那边能有二三百白银赏赐下来就算顶了天了。
还得是他动用卢家的人脉关系,这赏银才有可能尽快下来到他手上,否则,时间拖延得老长不说,层层克扣之后到他手里,还能有五十两就算好的了。
在大铭朝,工匠,就是这么不值钱。
他想改变现况,却也无能为力。
大铭朝现况,许知春融入了这个时代,亦了解了不少。这不是一个重视科技发展的时代,工匠的地位还不如种地的百姓。
幸好,他们青山县的父母官看重此道。
否则她就算想要献上这些东西恐怕也没有门道。
所以,对于卢县令这番话,许知春只有感激的份儿。
要说失落,那也是有的,但不是针对卢县令。
卢县令已经做得很好了。
什么献上这么两三件玩意儿就能得到皇帝和京城要员大臣们的赞赏嘉赏,金银珠宝、金山银山一箱箱的赏,皇帝再给她一个诰命封号——想都不用想。
工匠地位一向来低是一则,另一则,皇帝和大臣们又不亲自种地,这几样东西的好处他们又怎么可能感同身受、怎么可能看重呢?
好在卢大人喜欢。
既然卢大人喜欢,她少不得为自己谋一谋福利了。
“多谢大人、夫人,”许知春屈膝福了福身,“大人,民女斗胆,能不能请大人为民女题几个字?”
家中有了县令大人的墨宝,那可怪能唬人的,以后可以用来镇宅了。
卢县令眼睛亮了亮,有些满意得意的看了许知春一眼,心里暗道这许娘子不错,有眼光,知道他的字写得好。
卢县令哪有什么不答应的?
“可以,本官就题‘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如何?”
许知春大喜:“那可再好不过啦,多谢大人!”
“哈哈哈,许娘子客气了,除此之外呢,许娘子还有什么要求吗?”
卢县令觉得,光题字好像还不太够,还是有些太亏待了。
许知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