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皇太子在出发去迎亲前,要给他的老父亲朱见深敬酒行礼,属于亲迎礼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步骤。
与民间成婚醮戒不同,皇家醮戒需要有大臣列席,作为见证。
“……是日早,鸿胪寺赞引二人,具朝服,并东宫侍从官,先入至文华殿门前候。
皇太子出,行叩头礼。
赞引二人及侍从官、导从,由奉天左门,入至幕次,具衮冕以候。
鼓三严,上服通天冠绦纱袍出,鸿胪寺请升座。
上御奉天殿,乐作,警跸。
文武官盛服行叩头礼,分班列侍如常仪,乐止……”
一应步骤都在按部就班进行。奉天殿。
御座上的朱见深神色间显得很疲倦,似乎一点都不情愿出席儿子的婚礼,但碍于这是大明皇室的传统,作为父亲,无法做到对儿子完全置之不理。
朱祐樘敬酒完毕,朱见深拿起酒爵随便喝了一口,便道:“往迎尔相,承我宗事,勗帅以敬。”
朱祐樘叩首应道:“臣谨受命。”
随即朱祐樘在赞引的指示下起身,带着东宫人员离开,在宫门外新搭建的帐篷里换好衣服,准备出发迎亲。
史书载:“赞引导,皇太子由东陛降丹墀。东宫内外官皆导从,由奉天左门出。午门外,幕次易服。”
……
……
张家门口,此时早已是人山人海。
不管认识不认识的人,甚至张峦连是谁都不知道,都会主动前来凑个趣什么的。
因为这里地处城北繁华地带,毗邻贡院和文庙,加上张峦又是国子监监生出身,很多来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和贡生也都会前来看光景,以至于人群中穿着儒衫的人特别多。
甚至有点来看热闹你不穿件文衫,都有点抬不起头的意思。
“听说了吗?这位东宫岳丈,几个月前还只是河间府一普通生员,短短数月间就先得贡生名额,又与东宫结亲,可说是一夜间飞黄腾达。”
“说得好像哪家太子妃不是这般。要是你有个知书达理温婉大度且姿容出众的妹妹,或也可成未来的国舅呢。”
“这话可不能乱说,听说你是从山东来的……试问一句,太子选妃的时候,你们有收到风声否?就算各家有名门闺秀,不是京郊的,恐都来不及应选。”
“是吗?不知其中有何讲究?”
“听说是因为宫里皇贵妃万氏染恙,需要太子成婚为其冲喜,谁知妃才刚选出来,还没等完婚,皇贵妃就薨逝了。”
“皇家事,别乱嚼舌根子,罪过很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