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笔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挥笔书屋 > 诸天从吸功大法开始 > 413.第402章 一年入阁,小阁老?

413.第402章 一年入阁,小阁老?

但厉害的丞相,也能反压皇权甚至谋朝篡位什么的,这里绝对没有点某位曹贼的意思。

皇帝为了避免大权旁落,往往不断地削弱相权从而加强皇权,特别是一些精力旺盛和个性雄强的君主,更是喜欢大权独揽。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现在这个世界的大明太祖朱元璋,也就是朱重八。布衣出身的他干的很多事情都很接地气随性,但也遗留了很多问题和隐患,比如军户制度这些。

明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借左丞相胡惟庸谋反一案发难,借机废除了宰相制度,不再设立。同时定下祖制,严令后代子孙永远不准再议立丞相。

朱元璋废除丞相,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原本很多应该是由丞相过问处理的政事,现在都得由皇帝亲自处理了。

朱元璋自己精力旺盛,勉强能够连轴转,但都每天处理政事到很晚,他之后的皇帝就……很难过了。

尤其是朱元璋死后,还爆发了靖难之役,他儿子朱棣从北京起兵干到南京,找的理由是侄子朱允炆违背祖制。

朱棣篡位之后,也是深感没有丞相处理政事无力,但他造反找的理由就是朱允炆违背祖制,那他自己当然就不能重议立丞相,于是想了个折中的办法,选了一批人进入文渊阁,为皇帝提供参谋建议,“参预机务”,称为“内阁”。

明太宗朱棣之后,内阁的成为了定制,内阁制度就正式产生了。

没错,这个时代朱棣是被称为太宗文皇帝,至于说为何后世会有成祖的说法。徐信表示自己也不知道,毕竟他也只是在后世网上冲浪的时候,偶尔听到朱棣是被称为成祖皇帝。

当然,什么太宗还是成祖,对徐信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内阁。

太宗永乐时期的内阁,只是皇帝秘书性质的机构,内阁大学士在那时的品级很低,一般都只是五、六品的官员。

彼时的内阁,因为品级不高,人选由皇帝一人决定,皇帝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随意确定谁兼任大学士入内阁,并且随时可以让他离开内阁。

但后来的仁宣时期,三杨阁老辅政,随着他们地位愈高,不断加官进爵,内阁权力上升。在大明战神的正统朝年间,内阁遭遇过一定的打压,但一场土木堡……文官最后取得了胜利,内阁似有了昔年丞相府的权势。

成化朝时期,因为皇帝的手腕够高,到了后期内阁逐渐成为摆设,万安等内阁三个阁老被称为纸糊三阁老,说的就是他们不干实事,只知道对皇帝言听计从。

但如果站在帝王的角度来说,这就是好事啊!

不过成化朝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