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为然,让卫东却觉得这位其实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事实证明尤启立在改革浪潮中,只能是枭雄,不是屹立不倒的元勋,往后几年银行金融出问题的比例真很高。
税务系统反正骂得不少。
所以这等于是基层地方的一些实际感受,偏偏能传递给让卫东分析汲取。
他也认真的嗯:“目前真是这样,如果我非要强行推动这四个项目,肯定要借贷,但我想来想去,很赞同您的指教,最好全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我给砖儿台记者也是这么表达的,与其让我们被各种全力支持迷眼,不如让我们踏实平常的去接触做事,不然迟早翻船。”
老领导很开心,最后才叮嘱:“专题报道最后那个画面,含义很深远,你注意最近来自平京的部分联络,不要在这个环节得罪人,我觉得应该是青年团方面多留心些。”
他当年就是以青年团作为地下党员奋战在商州周围,所以体验很深。
让卫东挂了电话把这细节交代给董雪莹和沈翠月,有些电话也会打到卫生巾厂那边,就又得去隔壁接电话。
反正热线接电话到半夜,除了沪海办事处没打电话来,四面八方知道号码的都在联络,董雪莹都帮着接了尤启立打回来的电话,说在沪海感触很深,回来要跟让卫东谈谈。
沈翠月趁机说这么晚了,自己就不回去受热,享受一晚。
董雪莹大度:“你天天来这边歇息也好啊。”
沈老三唉声叹气:“我要在卫生巾厂当看门狗呢,有人趁着夜班偷拿,你不盯着,就算保安、库管都会跟着串通!”
少妇只好伸手抱抱安慰感谢:“确实幸好有你。”
沈翠月乖巧的倚着:“一家人嘛。”
董雪莹好大声的啧啧啧。
让卫东以为在批评自己沾惹草:“行行行,你在这边睡,我们回家,小晴收拾东西。”
卧龙却跳出来反对:“回去睡还不是你们屋里有空调,我那边也热得很,你们还一层层的锁门深怕我感受到哪怕一丁点凉风吗?我还不如在这里睡了。”
沈翠月马上表情精彩的聆听,脑海里肯定有画面了。
做姐姐简直惭愧:“都是他……算了算了,我也在这边睡,你带娃回去。”
老婆不一起睡,疯了才半夜开车回去,让卫东也凑合:“好吧,我去楼下睡凉席。”
在普遍没有空调,甚至没有风扇的年代,一到晚上,很多大城市都是遍街敞开露宿的市民。
江州更是习惯一张席子、一捆竹帘或者竹板,铺在人行道、院坝里睡几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