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当然这边肯定不能赌钱,那就搞荣誉嘛。”
于松海轻轻的眯眼,开始跟旁边人聊天谈话。
等晚上回到宅院,就问石头有没有兴趣参加岁末大赛,不谈钱,但可以帮让卫东赢得荣誉。
石头当然二话不说好,不过让他去马舍里面再挑一匹高头大马却没兴趣,说就骑今天那匹有点瘦弱的小黄马。
于松海挠头,那就安排了个十来岁的侄儿跟着石头一起练,算是双保险。
晚上还想跟让卫东彻夜长谈,结果来位嫂子亲热的挽住丈夫撵小弟。
让卫东刚想帮愁眉苦脸的于松海打掩护,这位没见过面的嫂子,就提声叫外面进来几个年轻姑娘,吓得让卫东赶紧跑路。
大哥你就辛苦点吧!
接下来石头跟那位侄儿去练马,让卫东就带着毛儿开始周围选厂址划地方。
面积都不需要太大,厂房都不用新修,原本现成的空置民宅都行,在让卫东这里先搞起来才是王道,显着他就有点像是港商来投资。
提供设备、输送原材料,用这边招募的人手生产,然后尽可能在周边扩大销售规模。
需要考察论证的细节很多,要敲定了所有细节,回去再一口气安排过来就成。
所以那就呆个把月呗。
打电话给董雪莹简短的描述下事情,那边还当成是普通出差开拓市场,居然问要不要给开通这边的运输车组。
让卫东连忙打消老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条件太艰苦了,那些医生说他们从省城往返去最偏远的地方,差不多一次五千公里得一个月,那边的国道才是真正的跋山涉水靠经验,极其困难。
所以这个阶段还是只能靠汽车兵,于松海也能安排驻蓉都办事处给发运。
他也找了个自己比较能干会做事的小舅子陪着让卫东。
结果这家伙跟同龄人稍微熟悉后,就在跑马场外面本来是停马列队的一片平整地块,利用一个木头电线杆,做了个篮板固定自制的篮圈,就成了单边篮球场。
拿出自己车里随时都会携带的篮球
迅速带动周边年轻人聚集在这里聚集搞运动。
县里面有中学,有部队,有机关单位,也有篮球场,但绝对没有这样街头篮球的接地气。
随时都能聚集起来。
于松海显然一看就知道这个新生事物的价值,默默的利用旁边已经开始大兴土木修看台的施工条件,又掏空了个老婆的嫁妆,在野球场边修了个正儿八经的水泥篮球场,还安排人从省城买了十来个篮球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