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投票吧。”
埃里克·宗卡望着眼前的几人。
“继续争执,永远没有答案,我提议,现在就开启投票环节!”
“赞同!”
去年斩获戛纳评审团奖的伊朗新浪潮电影人,女导演莎米拉第一时间响应。
“我投给《刷车》,这部短片的贡献绝对值得一座金棕榈!”
她的话刚刚说完,意大利女演员布鲁尼·泰德斯基当即反对。
“我认为《豆饼》更胜一筹。”
看到两人又要掐起来,埃里克·宗卡不由暗自头疼。
就是因为她们俩,短片金棕榈的评选才迟迟没有落定。
“林恩,你呢?”
接着,埃里克将目光投向另外一位女导演,对方是96年戛纳短片金棕榈的获得者,苏格兰导演林恩·拉姆塞。
“我投《刷车》一票。”
“好,现在是2票对1票。”
埃里克微微一笑,看向最后一位评委,柬埔寨纪录片导演潘礼德。
“潘,你更倾向于谁?”
“当然是《刷车》!”
“好,现在是3票对1票。”
埃里克重新看向布鲁尼·泰德斯基,面带微笑道。
“布鲁尼,即使我投《豆饼》,也无法改变结果。”
“所以,你投谁?”布鲁尼直接问道。
“我跟他们一样。”
“《豆饼》虽然也很优秀,但不论是创新性,还是故事,《刷车》都更胜一筹。”
埃里克微微一笑,明眼人都知道《刷车》比《豆饼》更好,前提是抛弃一些zz观念。
“最后,《刷车》的导演还是一位在校大学生,电影界需要这样的新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