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什么时候过来的?”
在场的中校由衷地称赞道:“昨天王室卫队在维捷斯机场西边的反击令人赞叹,你是一名优秀的战术家。”
“还可以吧,不算难事。”商克笑着摆摆手,询问道:“防线北段的压力大吗?”
蒂萨河防线北段承受着来着伊凡罗斯第10集团军的进攻,大约21万匈军需要抵挡40万伊凡罗斯军队。
这40万还只是最开始的常备军,随着动员进行,更多的征召部队陆续加入,实际人数应该超过50万。
中校先摇头又点头,无奈道:“伊凡罗斯人因为他们的轻蔑而失败了,但这只是暂时的,我们总体上处在劣势。”
“还是有希望长期抵抗的。”商克宽慰道。
他凝视着地图,尝试根据那些抽象的队标队号在脑海中遐想整个战局。
伊凡罗斯军队优先将数量不多的新型装备用于对付瓦尔兰德,投入匈尔瑞方向的部队在武器装备这方面明显差些。
坦克部队只有很少的t-34,其余皆是t-26以及bt-7之流。论战场压制力,这些皮薄馅大的战间期轻型坦克怎么可能与t-34相提并论呢?
过分的吹捧一样兵器的作用肯定是不妥的,但也不能否认先进兵器带来的优势。
昨天爆发在陶尔查的战斗就是如此。
在一如既往的强大炮火准备下,伊凡罗斯军队强渡蒂萨河,开辟了一小块登陆场,架设了浮桥,随后抓紧时间让一个坦克营通过浮桥过河,大幅度强化登陆场的防守力量。
然而,反应过来的匈军果断发动大规模反击,以雷霆万钧之势歼灭了已经过河的帝俄部队——大约一千多人和三十多辆坦克。
战斗中,装甲薄弱的t-26与bt-7无法抵挡匈军40毫米反坦克炮的攻击,甚至会被12毫米高射机枪发射的穿甲燃烧弹轻易击穿。
如果当时都是t-34呢?那就是40毫米反坦克炮徒呼奈何的存在了,最后孰胜孰负还真说不准。
“这玩意在战争初期还是太离谱,新中坦的研制进度必须快点喽。”
商克自顾自的点评了一句,心想大统制联邦的中型坦克研制工作还不知道进行的怎么样了,希望别到时候让自己眼前一黑。
随后,他整理了一下思绪,找了个相对安静的角落,开始撰写战斗报告。
血与火淬炼的实战经验太过珍贵,那是数以百计的生命消亡换来的。
作为军事顾问团的一员,客观的记录并分析战斗经历是基本职责,这将会为重整军备的祖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