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谋部的命令越级下达到了这支部队,师部人员不敢怠慢,火速组建了贝拉战斗群——其实就是抽调了一个工兵加强连、一个骑兵侦察连、两个步兵连组成的,统共八百余人。
商克穿过一片茂密的树林,赶到了他们的集结地。
士兵们三三两两的靠着树干休息,几辆越野车组成的车队就是指挥官所在的地方了,贝拉少校正打着手电筒仔细看地图,
“指挥官,顾问团的商少校来了。”
“顾问团?”
商克见到了一个看上去就颇为精干的男人,约莫三四十岁,此即贝拉少校。
贝拉少校乃是师属骑兵侦察营的营长,一位军龄达二十载的职业军官。欧战结束后,当时还是新兵的贝拉就参加过抵抗罗曼尼亚军队侵犯的战争。
二人互相敬礼,又握了个手。
商某人给贝拉少校的第一印象更像是个笑里藏刀的阴谋家,而不是正派的职业军官。
“骑兵单位已经出发了;我们正在领取弹药和食品,预计凌晨两点出发,在两个小时行军后抵达蒂萨勒克小镇以西占领计划阵地;工兵单位乘坐卡车运载炸药随后跟进。”贝拉少校简明扼要地介绍道。
“没有备份计划吗?如果我们无法成功控制水坝呢?”商克用匈尔瑞语问道。
“有,我们师正在陆续撤离,但是炮兵团会留下两门炮,它们会跟随工兵一起跟进。”
“两门炮?什么口径?”
一名师部派来的上尉情报官答曰:“放心,150毫米,奥匈时期的老家伙了,vz.14型榴弹炮。”
商克点点头,接着又提醒道:“有准备牵引车吗?”
“不用担心,这种老家伙很轻,卡车可以拖走它们。”
轻型火炮可没法撼动钢筋混凝土水坝,重型火炮又太笨拙,卡车的拖曳能力往往无法拉动,所以需要专门的重型拖曳车。
不过匈军恰好装备有很多奥匈时期的vz.14型150(149.1)毫米榴弹炮,这种只有14倍径的短身管炮很轻,全重不过2.8吨,几乎是全世界同口径火炮之中最轻的。
为了确保可以在紧急时刻摧毁水坝,匈军还搜罗了尽可能多的混凝土破坏弹,而不是普通的榴弹。
午夜的峨眉月下,一队人马向东快步行进。
清冷的月光无比熹微,谁也想不到在蒂萨河防线全面崩溃之际,一个临危受命的临时战斗群正逆着撤退方向奔赴目标。
轻装简行的士兵们在急行军,四周寂静,除了脚步声和喘息声就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微弱枪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