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世家公子锦袍玉冠,施施然走过酒旗招展的茶楼。
“新焙的谷雨茶!”“鲜蒸的艾草糕!“蒸腾的热气混着雨雾,在街巷间氤氲不散。
挑夫走卒,沿街叫卖声此起彼伏,远比往日熙攘热闹。
忽闻环佩叮咚,却是各府闺秀小姐们踏青而至,来到东城楼附近。
有乘着垂纱小轿的,轿帘微掀,露出一角绣着缠枝莲的袖口。
亦有执油纸伞漫步的,素手纤纤,伞面上绘的墨竹与远处城楼飞檐相映成趣。
丫鬟们眼尖,忽指着某处低呼:“小姐快看,那执湘妃竹扇的,莫不是前日写《菩萨蛮·咏足》的江家郎君?”
“错啦!”另一婢女急扯袖角,“那是昆山案首杜清音——没见他腰间悬着焦尾琴形的玉佩?他最喜琴道!”
“那那青衫郎君又是谁,好俊朗”
忽有女子绣鞋轻跺。
“那是暨阳案首沈织云瞧他衣角,绣着暨阳沈府的纹徽!”
“那鼻青脸肿的哪位?”
“江州府的案首,赵府庶子赵子禄呗!”
众女正窃窃私语,忽见人群中有个鼻青脸肿的书生,顿时噗嗤笑作一团。
“咚咚咚——!”
浑厚的鼓声自东城楼响起,回荡在暮春的江州城上空。
谷雨文会如期举办,此刻东城楼上已是文士冠盖云集。
城楼堂内,上首端坐着翰林学士裴惊嶷老夫子,这位江州文坛泰斗,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
一袭靛青儒袍衬得他愈发清癯,手中那卷《春秋》更添几分儒雅风骨。
江州府谷雨文会,自然是以这位文位最高的翰林学士为尊。
万一在谷雨文会上诞生一篇[达府]文章,
没有他老人家亲自坐镇评定,如何品鉴这篇文章,可就难办了。
左右两侧分坐着江州太守薛崇虎与府院院君周山长。
薛崇虎太守紫袍玉带,不怒自威。
周院君则一袭素色襕衫,气度从容。
“本府众名宿皆至,差不多可以开始了!”
两位进士大人正低声商议着文会事宜。
厅堂两侧依次端坐着十位进士、数十位举人,皆是江州各府邸家主,有头有脸的大人物。
他们或交头接耳,或闭目养神,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茶韵。
赵府家主赵秉烛独坐右侧末席,一袭乌色长衫纤尘不染。他神色淡然,修长的手指轻叩案几,似在等待什么。
“祭礼——始!”
随着礼官一声高喝,谷雨文会正式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