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山中无老虎,也不是阿猫阿狗能随便跑来撒野。
为了解决眼下棘手的麻烦事,臣工们再三斟酌,决定推举两位王子在王上昏迷期间共同协理政务。
如此一来,两党臣工划出了一条泾渭分明的线各自为营,跟斗鸡一样和对方阵营的臣工斗得难舍难分,每日少说要因一件事吵上个好多回,还有右姓贵族不时在背后搞小动作。
正当朝中两党臣工因该如何对付凌超之事而各执一词,激烈争执到脸红脖子粗时。
不知是谁试图缓和氛围开始谈论起六国使节的事情。
不提倒好,一提仿佛是捅了马蜂窝激起千层浪,启珩和乌奕老神在在袖手坐在位置上,瞧着面前堪比菜市场热闹的朝堂,听着七嘴八舌的纷杂议论,神色没有丝毫变化。
启珩一改往日吊儿郎当的纨绔模样,一本正经地听着,不时用眼尾余光瞥乌弈,一双桃花眼里蓄满看不穿的深沉。
两党臣工终于在激烈的争吵过后,缓过神来,缓缓望向上首分坐左右的两个王子,突然意识到一个重要问题。
他们吵了半晌,两个王子一句话也未曾说,高坐在上首仿佛是在观赏猴戏。
“臣斗胆请奏二位王子,六国使节联合我国发兵大应一事,究竟该允不该允。”
出列禀奏者乃智部卿付庭之,他眉眼抑着一股愁苦,国中兵马调遣、军械装备诸务皆由他掌管。
自凌超造反至今他不曾睡过一个安稳觉,现况已然棘手,六国使节又来捣乱,不啻雪上加霜。
但是他为官多载清楚一言一行需小心谨慎,是以便把烫手山芋抛给了两位王子,催促着他们定夺。
此言一出,其余臣工跟着附和,眼中敛着精光,一个赛一个滑不溜秋。
乌弈敛目思索,语重心长道:“在父王未昏迷之前奉六国使节为座上宾,时时促膝长谈,显见关系之要好,如今诸使节奉各自君长之命来邀我国共同出兵大应,显然是早有决断,如果答允了他们出兵,便是明晃晃站在大应的对立面,大应届时定然不留情面。可是如果不答允他们,届时六国陈兵于我国边境,当真是内忧外患。”
言罢,他发出一声长叹,一些臣工亦是跟着他长叹。
置身于连绵起伏的叹声中,启珩皮笑肉不笑的扯扯嘴角,静静地看乌弈接下来要演什么。
“若想成功化解此事的唯一途径,怕是只能先假意答允诸使节出兵,派出一支军队前往大应边境,然后遣人秘密修书大应,上禀天可汗出兵实非本愿,再借由大应之手摆脱困境,反扑六国军队,以绝后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