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合作,要组建自己的教育机构,并且保证教学和实践需要的时候,他有些干瘦的手攥了攥,似是有心无力。
轧钢厂是走在了时代的前沿,发展是超出了常规的限制,更是在思想上占据了制高点。
所以,这里的发展模式愈加的快速而优秀,更是轻易不可复制和学习的。
想要在全国推广并实施,不说干部上的思想认识,就是这样的发展机遇也是不可创造的。
有人说轧钢厂是借了羊城对外商品展销会的东风才发展起来的。
这话别人说酸话也好,说偏话也罢,z先生很清楚,这是厚积薄发,思想正确的必然结果。
羊城对外商品展销会办了几十届了,出了几个红星厂啊?
不多,一届出一个他就满意了,但是,可能吗?
“怪不得你们要自己搞工业展销会啊,这是科技的自信,也是生产的自信啊”
z先生并没有评价轧钢厂的教育,更没有问及更多。
不是他不关心教育,更不是对轧钢厂的教育模式有意见,而是他太希望轧钢厂的教育能办起来了。
但他也知道,一旦过度地关心势必会让这里刚刚发展起来的幼苗受到风霜雨雪的关注和摧残。
本着保护的目的,他将话题转向了科技转化为生产的方向。
这也给轧钢厂在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诠释和定义。
一切为了生产,一切为了经济,一切为了人民。
“我是能看到啊,你们厂发展的好,展销会搞得也好”
他望着不远处的建筑工地,正在生产的轧钢厂以及展销会,这真是应了未来、现在和现实的矛盾关系。
“之南同志,什么时候咱们的其他工业企业也能像轧钢厂这样自信,把自己的产品给市民们试一试,看一看,选一选”。
外经贸副主任赵之南苦笑道:“先生,我手里要有十个红星厂这样能打的队伍,不用您说,我也要摆开阵势亮一亮肌肉的”。
“哈哈哈——!”
随行的干部和轧钢厂的干部们都轻声笑了起来。
一机部主任杜宪笑着接了话茬道:“不说您赵副主任,就是我的手里也就这么一个宝贝疙瘩嘛!”
“哈哈哈——!”
先生从下车那一刻起,给李学武的印象便是不苟言笑,睿智亲和,态度认真,很有魅力。
但近距离接触后很能感受到他在工作中和谈话中的幽默和风趣。
“工业区的建设情况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
“z先生,我是红星厂生态工区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