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下,将改革的重点转移到经济领域。”
“万历六年,张居正命令由户部尚书张学颜亲自主持重新丈量全国田亩,清丈各府州县所有的庄田、民田、职田、屯田、荡地、牧地等一切生产用地。”
“并按照实际田亩分上、中、下三等纳税,对于欺骗隐瞒的官员从严惩办。”
“农民既为逃避赋税而投献,就由受献者承担赋税,清丈查出隐占的土地一律补交税款。”
“在万历六年,下令在全国进行土地的重新丈量,清查漏税的田产。”
“到万历八年,统计全国查实征粮土地达七百万顷,比弘治时期增加了近三百万顷,致使朝廷的赋税大大增加。”
“万历九年,张居正又规定只要是功臣之家,除去赏赐公田以外的田土尽数报官,与庶民一样纳粮。”
各朝古人闻言,无不暗自震惊,啧啧称奇。
清丈土地的政策实施下去,居然清查出了三百万顷的增加土地。
如此庞大的数字,令各朝的统治者心思活跃起来。
他们的朝代有地主阶级隐瞒土地,这个他们是知道的。
他们之所以没有理会这事,是有自己的考虑。
一来想着隐瞒的土地也不多,增加不了多少赋税。
二来则是清查隐瞒的土地,必然会引得地主阶级反对。
所以这事也就没当回事,不了了之了,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可如今听到张居正清丈土地查出来三百万顷的隐瞒土地,这就让他们不淡定了,一个个若有所思。
如今看来,他们小看了地主阶级隐瞒的土地,很有可能也有几百万顷。
要是数量如此庞大的话,那他们就不能坐视不管了。
这一刻,已经有不少各朝的皇帝在思考着清丈土地的政策,想着在自己朝代也实施一下。
各朝的老百姓大骂这些黑心的地主阶级,隐瞒这么多土地。
他们非常清楚,地主阶级隐瞒土地,最终朝廷就会加重老百姓的赋税负担。
他们希望当今皇上也可以下令在全国清查土地,这样一来,也可以减轻他们老百姓的赋税重担。
“张居正在调整经济政策的同时,还把兴修水利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工作。”
“明朝的财赋供应地主要在江南,南粮北运,以漕运最方便。”
“万历初年,由于黄河溃决,运道堵塞,给漕运带来了很大困难。”
“虽然曾经恢复过海运,但以失败告终,使得运河又成为必治之道。”
“隆庆年间漕运受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