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礼仪,已完全被“姐弟”、“兄弟”所取代了。席间,你斟我酌,欢声笑语。一时间,东府城内热热闹闹,百无禁忌;姐弟子侄们都感到轻松愉快,刘义隆也尽享着家人团聚时的天伦之乐。
宴后,他们又在东府城内转悠了一圈,消食,观赏。但不是像往日那样群臣簇拥着皇上,而是兄弟子侄们拥戴着长公主,一路说笑。见城内所修建的楼台亭榭,大方而得体,并无奢靡之象,刘义隆也面带微笑,不时地问这问那,彭城王的回答,也让他觉得这几年镇守江陵,使弟弟在许多方面大有长进。加上此前朝臣在他面前对司徒为政的赞许,刘义隆这才真正觉得,让彭城王回京入辅这着棋是走对了。
在回宫的途中,刘义隆还沉浸在家人团聚东府城的欢愉气氛中。他想,还是自己的兄弟更让人放心,虽然王弘兄弟是尽力的,也是真诚的,但无论如何,王谢等世家大族,与刘宋王朝总隔着一层。这一层,是在江左百余年来重门第的风气下形成的;这一层,也不是靠重用出身寒微的到彦之、徐爰这一两个举动就能够把它捣碎的。
现在,彭城王既能如此,朝廷诸事自己也可无忧了;这样,自己的精力就可集中在北伐这件大事上。
这时候,刘义隆感到自己的臂膊似乎有了更大的力量。
第三十四章 宫妃许修仪的担忧
许美人出身贫寒,她原是袁皇后的陪媵,但自江陵时起,袁皇后就格外看重她,视她为姊妹。自然,皇上也未薄待她,毕竟她也是自己最早的两个女人之一。现在,许美人已被册拜为位列九嫔的修仪了——在皇帝的三夫人九嫔中,三夫人位同朝中三公,九嫔位同九卿。
但许修仪过得并不快乐。
在那不算很长的二百个日日夜夜里,她常常默祷着能为皇上诞育一个龙种:母因子贵,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天不遂人愿,她只生了个皇女,这多少让她感到失望;但在失望之余,她又颇感欣慰,毕竟,她有了个女儿,这和后宫那些寂寞的宫妃比,又不知强出多少。可是,命运不济,小皇女还没有等到被册封为公主就因病夭折了,这让她在寂寞的深宫里不知流了多少眼泪。
她原来并不识诗书。在陪伴皇后的几年时光里,耳濡目染,如今她虽还不能像皇后那样手不离卷轴,但她多少也能粗通文墨,这多少也让她打了些时光,排解了些寂寞和痛苦。自从皇后诞育了小皇子刘劭以后,她就经常到徽音殿陪侍皇后照看皇子,随着皇子渐渐长大,她也时常充当教习嬷嬷的角色。
自潘美人次拜见皇后起,许修仪就对这个美艳惊人的小女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