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笔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挥笔书屋 > 一代帝王刘义隆 > 第37部分

第37部分

说:“但去无妨!”秋当去了,颜延之果然不负厚望,只隔了一宿,他就呈上了一篇情文并茂的哀策文。

读罢哀策文,刘义隆深深敬佩颜延之的才思:他能在一夜之间写出如此典丽之文,并且仿佛揣摩透了自己的心思。难怪世人有“江右称潘6,江左称颜谢”之说,颜延之的哀策文一点也不逊色于谢灵运的诗歌。

刘义隆一次又一次地读着这篇韵文。

读着那些盛赞皇后母仪之范、后妃之德的句子“率礼蹈和,称诗纳顺”“我王俾风,始基嫔德”“钦若皇姑,允迪前徽”,刘义隆有一种文同己出的感叹。读到写太子和百官为失去皇后而悲哀涕零的句子“噭噭储嗣,哀哀列辟。洒零玉墀,雨泗丹掖。呜呼哀哉!”刘义隆想起皇后一生的前前后后,想起太子因失去母后的悲痛欲绝,他再也忍不住那郁积心中的巨大悲痛,竟在众人面前放声嚎啕大哭起来,泪水把哀策文都淋湿了一大片。

殿内殿外,远处近处的侍臣、宦官和侍女们听到皇上的嚎啕声,全都号哭起来,哭声连成一片,响彻内外。

在庾炳之、徐爰和秋当等人一连串的“陛下节哀”“陛下节哀”的劝阻下,刘义隆的哭声才渐渐停息下来,远处近处的哭声随之也渐渐停息下来。

待侍女们为皇上端来了热水揩擦了脸上的泪痕之后,镇定下来的刘义隆仿佛觉得哀策文犹未尽意,就示意中书舍人顾嘏磨砚,秋当立即呈上御批专用笔,庾炳之随即展开哀策文,刘义隆拿笔蘸了蘸砚,就在“噭噭储嗣,哀哀列辟。洒零玉墀,雨泗丹掖”四句之后挥毫增添了八个字:

抚存悼亡,感今怀昔!

过了几天,一直都沉浸在悲痛之中的刘义隆对太子因失去母后而过于悲伤一事开始关心起来。

太子出居东宫之后,常常因思恋母后而闷闷不乐。皇后为此禀告了皇上,刘义隆就让他每隔五日朝见皇后一次,而每次朝见,他都留宿在永福省,有时一住就是三五天。在皇后的影响下,太子在少年时即爱读史传;长大以后,他虽然仍爱读史传,但更爱驰马弯弓,这大概是受了父皇的影响:刘义隆总是跟他说好男儿就要去驰马弯弓收复失地。

如今太子已经十七岁了,长得大眼方口,身长七尺四寸(一尺约今米),大有父皇之风,这也是刘义隆始终没有受潘美人的影响而打算以虎头为太子的一大原因。在刘义隆的心目中,太子这样的儿子将来才是他真正的继任者,他更认为太子自小就能学着弯弓驰马,长大了一定强于自己,这样才可以直接和拓跋焘去较量。相对而言,虎头虽然也虎虎有生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