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的坚决抵抗,背后又受到从乌巢回师官渡的曹军的猛烈攻击。张合腹背受敌,抵挡不住,加之不满袁绍的虚伪奸诈,就和高览一起投降了曹操。
乌巢粮草被烧,张、高二将投降,袁军果然不战自乱,曹军乘胜全军出击,袁绍还没来得及穿上盔甲,只穿着便服,扎着头巾,带着800名骑兵仓皇逃过了黄河。这些残兵败将们再也无法恢复原来的势力,从此便没有声息了。
这次官渡之战,曹操用极少的兵力战胜了拥兵数十万的袁绍,以弱小的力量战胜了强大的势力。曹军势力大增,乘胜追击,继续向袁绍占领的地区进军,不久就统一了北方,为以后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24。三国鼎立
黄巾起义后,各地割据势力迅速发展,东汉名存实亡。灵帝死后少帝即位,外戚何进辅政,他联络袁绍消灭宦官专权。当宦官杀死何进,袁绍又杀尽宦官后,董卓率兵进入京都控制了朝政,并废少帝立献帝,自称相国。公元190年,袁绍率领关东联军,讨伐董卓,东汉末军阀混战正式开始。军阀割据中势力强大的有黄河以北的袁绍、黄河以南的曹操、长江中下游的孙策等。
曹操出身于宦官家族,在镇压黄巾军起义的过程,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不断地拉拢地方豪强。他又把汉献帝迎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取得优势,又屯田积谷,以蓄军资。200年,袁绍率领10万大军,南下进攻曹操,双方在黄河边的官渡大战起来。曹操军队只有2万多人,双方相持了半年。曹操得知袁绍的屯粮地点后,派精兵夜袭袁绍的后方,将袁绍在乌巢积存的粮食全部烧毁。袁军上下人心惶惶,曹操趁机发动全面攻击,袁绍大败,带着八百骑兵仓皇北逃。官渡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着名战役,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以后几年,曹操又北征乌桓,逐步统一了北方。
在曹操与袁绍进行兼并战争时,孙权继承了孙策的基业,巩固江东势力。刘备投奔荆州刘表,屯兵新野,他兵力薄弱,地盘不稳固,然而有谋士诸葛亮和猛将关羽、张飞、赵云等辅助。
208年,曹操率20多万大军南下攻打荆州。那时,占据荆州的刘表已死,他的儿子刘琮不战而降,投靠刘表的刘备不得不率领部下退守夏口。曹操顺江东而下追击刘备,直逼夏口,并威胁孙权。刘备派诸葛亮去江东联合孙权,共同抵抗曹操。在曹操强大兵力的威胁下,孙权采纳周瑜、鲁肃的主张,决定联刘抗曹。周瑜率孙、刘联军与曹军在赤壁会战。孙、刘联军不到5万,在数量上处于劣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