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古爱却是忽然开口说道
“抚台大人觉得此次朝廷突然让我等召忠贞营前往朝中参见,到底是何用意”
堵胤锡两人身旁坐着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孩童头上扎着两个总角,身上则是穿着一件淡红色的小袄
男孩此时坐在石边睁着眼睛,似懂非懂的看着身旁的两人
一旁的亲兵端着瓷碗走过来,瓷碗中是刚刚烧开的热水
堵胤锡接过亲兵手中的瓷碗,将干饼撕成小块在热水中泡软,而后这才将瓷碗端给身旁男孩
堵胤锡取过一旁的水囊喝了一口,将手中最后一块干饼咽下,这才轻声开口说道
“忠贞营转战中原数十载,营中皆是善战老卒,自我中原九边辽卒丧尽后,朝廷已几无可用之兵,忠贞营已是我中原仅剩的几支精锐人马,要与清虏争雄,必得用此精锐!”
“我大明养士数百载,物华风流,如今虽是武事不兴,但朝中却多士人能吏,正善牧治一地”
“朝廷若能将忠贞营收入朝中,以忠贞营之劲卒守边,以我大明之士人能吏牧治,且耕且战,则我大明社稷便可兴复有望”
“监国殿下信中言及忠贞营,无一语提贼,所言诉述皆称其为我汉家精锐”
“殿下心念天下社稷,气量恢弘,显然已是尽弃前嫌,我大明能得如此圣主,当真是我大明之福”
郑古爱看着神色略微激动的堵胤锡,脸上也是神色动容
但此时旷野寒风一吹,郑古爱又是清醒过来,脸上神色迟疑,开口说道
“朝廷虽是一片赤诚,但恐怕忠贞营众人却未必肯来”
堵胤锡当年单骑入营,说降李过等忠贞营众人来降,李过等人虽是领受了忠贞营的名号,也受了朝廷的官职,但却只是虚应其号
如今忠贞营众人明面上都是大明的侯伯都督,但实际上忠贞营众人领受明廷官职后,却将明廷所授的官印符信,尽皆寄存于李过之处,而营中众人仍以大顺所授官职自称
忠贞营如今与其说是归降明廷,不如说是与明廷结成了同盟
明廷虽是授予堵胤锡节制忠贞营的权力,但实际上堵胤锡根本就无法影响忠贞营内的事务
堵胤锡若是想要让忠贞营出兵,只能与李过等人商议,若是李过等人不想配合,堵胤锡拿忠贞营根本就没有任何办法
先前忠贞营众人对堵胤锡还颇为敬重,但自从去年荆州之战大败以后,忠贞营对堵胤锡也是愈发冷淡
当初两方说好忠贞营攻荆州,何腾蛟在湘省岳州拦住清廷援军,但最终的结果却是清军毫无阻拦,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