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大量供应有难度,不过我可以给你们介绍个大厂,他们或许有能力。”
顺着老板指引,他们找到了一家规模较大、口碑不错的原材料供应商。
走进供应商的办公大楼,宽敞明亮的大厅让他们眼前一亮。
在会议室里,经过一番洽谈,供应商对他们的合作社项目很感兴趣,表示愿意初步合作,但需进一步考察合作社实力。
“你们的想法很不错,不过我们得看看你们的实际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毕竟这是长期合作。”
供应商负责人严肃地道。
郑建国和侯亮平心中既兴奋又忐忑,兴奋的是终于有了一线希望,忐忑的是不知道合作社能否顺利通过考察。
但他们还是坚定地点点头,郑建国道:“您放心,我们一定全力配合考察,我们的合作社绝对不会让您失望。”
得知有大厂要来考察,刘老儿子立刻召集全体村民开会。
村子的广场上,阳光明媚,村民们陆陆续续赶来,脸上带着好奇与期待。
刘老儿子站在一个临时搭建的台子上,目光扫过每一位乡亲,充满激情地:“大伙们,咱们的机会来了!只要通过考察,原材料就有着落,合作社就能更上一层楼。
大家这几加把劲,把工坊拾掇得干干净净,把咱最好的手艺亮出来!”
村民们齐声响应,“好!”“我们一定行!”的呼喊声响彻广场。
大家干劲十足,纷纷散去准备。
接下来的日子,郑建国和侯亮平协助刘老儿子,忙碌在村庄的各个角落。
他们指导村民优化工坊环境,把杂乱的工具摆放整齐,清扫地面的杂物,擦拭工作台,让工坊焕然一新。
在整理手工艺品展示区时,刘老儿子心翼翼地拿起一件刺绣手帕,眼神中满是珍视,对身旁的侯亮平:“侯大哥,这可是咱们村王奶奶的拿手活儿,她眼睛不好使,还熬夜绣了好久呢,咱一定得把它展示好。”
侯亮平轻轻点头,接过手帕,仔细地将它铺在展示架上,赞叹道:“这手艺,真是一绝,肯定能让考察的人眼前一亮。”
他们还帮着村民规范制作流程,郑建国站在一位正在编织竹篮的村民身边,耐心地:“大叔,您这编织的时候,每次收口可以再紧实一点,这样不仅美观,还更牢固。”
村民虚心地点头,按照郑建国的指导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