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或者天桥,袖子一捋,不管人多人少,便讲了起来。
其中,最热闹的地方当属崇教坊内的国子监与文庙附近。
书生们汇聚一处。
有高喊着“人人君子”之说的,基本都是王阳明弟子、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的追随者。
他们高喊着王艮的那首“一旦春来不自由,遍行天下壮皇州。有朝物化天人和,麟凤归来尧舜秋”来表达“身本”论和“百姓日用即道”思想,以及对尧舜时代的向往。
有高呼“不能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者,大多都是大狂人李贽的追随者。
这些人行事非常疯狂。
有甚者直接跑到青楼妓馆宣扬学说,甚至要收青楼女子为弟子,以此来表达男女平等之意。
……
还有人高呼“无父无君非弑父弑君”者,主张消除贫富差距,倡导平等与自由。
这显然是何心隐的信徒。
还有人高呼以仁治国,在地方大力推行乡约与讲学,强调道德自觉。
这显然是罗汝芳的弟子。
还有人维护儒家正统,但强调改革科举与官僚体系,反对权臣专政、反对宦官干政。
这俨然是奔着张居正去的,此乃文坛领袖王士贞的支持者。
还有佛家的因果教化、调和儒释之说,道家的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无为之治等等。
……
各种学说,百齐放。
这些人,有的理念契合,相见恨晚,恨不得当街就结拜为兄弟;有的因学说相悖,在大街上就能吵起来。
因朝廷默许在百家议政前,京师内言论自由。
故而五城兵马司与锦衣卫都是以劝诫为主,真有打架斗殴特别严重的,才会被送入大牢。
为博名利、浑水摸鱼的人也不少。
但在文人集聚的京师,若想滥竽充数,靠着奇言怪论出名,很快就会被人打倒。
此外,向来喜议政事的京师商人们也都参与其中。
为一些支持的文人,提供衣食住行,且将他们的主张学说印制成文集或小报,在民间传播。
……
而此刻。
京师最忙碌的衙门当属翰林院。
张居正令翰林院拟定此次百家议政的规则以及筛选百家议政的人选。
礼部尚书、翰林学士马自强总领此事。
申时行、王锡爵、王家屏、沈一贯、沈念、赵用贤六人近段时间都以此事为先。
朝廷这方的议政官比较容易挑选,毕竟知根知底,将会从翰林院、国子监、六部六科、都察院筛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