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桓玄早早受禅,并且已经撰写好了九锡文及册命。不几天,已经被桓玄遥控的朝廷册命桓玄为相国,总百揆,封十郡,为楚王,加九锡,楚国设置丞相以下百官。
到了十一月十七日,卞范之草拟好了皇帝禅位的诏书,派临川王司马宝去逼迫皇帝书写;二十日,皇帝临轩,派遣司徒王谧奉皇帝玺绶,禅位于楚,两天后安帝出居永安宫。随后,百官到姑孰劝进。十二月初三,桓玄在姑孰即皇帝位;初九日桓玄进入建康宫,随即把安帝放逐到寻阳(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西南)。
桓玄终于做了他的老父桓温在二十年前一直想做却没有做成的一件大事。
刘裕就等着这一天。
第二章 刘裕北伐南燕
孙恩因战败而投水死,众人推其妹夫卢循为主早在东征卢循的时候,刘牢之的外甥何无忌就劝刘裕在会稽起兵征讨桓玄,但刘裕认为桓玄还没有登极位,讨伐他就名不正言不顺,并且会稽遥远,难以成就大事。现在桓玄既然如此,刘裕觉得机会成熟了,于是就和原北府兵的一些官兵何无忌、诸葛长民、刘毅、孟昶、檀道济等密谋准备在京口、广陵、历阳等处同时起兵讨伐桓玄,众人共推刘裕为盟主。
元兴三年二月二十七日,刘裕假托狩猎,与何无忌在京口(在今江苏镇江)聚集了一百多人准备起事。次日晨,京口城门开,何无忌穿着传诏服,扮成传诏使者,走在前面,其他人随着他一拥而入,齐声大叫着冲进官府,斩了桓玄的堂弟徐、兖二州刺史安成王桓修。随后在何无忌的推荐下,刘裕延请有治国才干且赋闲在家的刘穆之为主簿,共参大事。
与此同时,孟昶在广陵(青州刺史治所,在今江苏扬州)也劝桓修弟青州刺史桓弘外出打猎,天未亮,打开城门让参与狩猎者出城,孟昶与刘毅、刘裕弟刘道规等率数十名壮士直冲桓弘住处,把正在吃粥的桓弘斩了,随即率领众人渡江。
诸葛长民在历阳(豫州刺史治所,时称“西府”,是建康的西大门。在今安徽和县)因故失期,不能得手,反而被豫州刺史刁逵抓获,刁逵用槛车把他送给了桓玄。
桓玄得知刘裕等起兵且布檄文,惊惧之下杀了原准备在京都作义军内应的王元德等人,同时派遣自己的骁将顿丘太守吴甫之、右卫将军皇甫敷前往京口迎击刘裕率领的一千余人。
三月初一,义军在江乘(在今江苏句容北)与吴甫之相遇,刘裕手持长刀大呼砍杀,当即斩了吴甫之;随后义军又遭遇皇甫敷,同样临阵斩了他。桓玄得知损了两员战将,大惊,急忙派遣桓谦、卞范之等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