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无斗志的燕守将开门引入晋军,慕容率数十名亲信飞马突围而去,晋军追击捕获了他。刘裕责其不降之罪,斩其王公以下三千人,将其城池夷为平地,把慕容送到京都建康斩:南燕历十三年而亡。
上一年,刘裕依外交手段从后秦主姚兴那里收回了南乡、新野等十二郡,这一次又靠军事手段灭了南燕,这都使得晋的版图扩大了,也使得他的个人威望大大地提高了。
第三章 刘裕平定内乱
刘裕原本准备在灭南燕之后继续推进河、洛,收复中原,不料灭南燕的捷报还在南去的路上,朝廷的诏令就急急北上征刘裕回京:卢循、徐道覆正乘京都空虚,一路杀将过来。。
早在刘裕征讨桓玄的时候,缓过一口气的卢循再次聚众寇扰广州并俘获广州刺史吴隐之,他的谋士徐道覆进攻始兴(在今广东韶关)并俘获始兴相阮腆之。那时安帝刚返回京都不久,朝廷因无暇顾及,不得已就任命卢循为广州刺史,徐道覆为始兴相(此郡若是诸侯王的封邑,朝廷任命的最高长官就是“相”,职位同于太守)。后来听说刘裕北伐,徐道覆就力劝卢循乘虚袭击建康;卢循采纳后,二人兵分两路:卢循从始兴进攻长沙,徐道覆进攻南康(治所在今江西赣州)、庐陵(治所在今江西吉水东北)、豫章(治所在今江西南昌)。诸郡太守或相都纷纷逃命,徐道覆率大军得以顺流而下,直逼建康,京都惶恐,于是朝廷急召刘裕回京。
三月二十日,镇南将军、江州刺史何无忌与徐道覆战于豫章,大败,何无忌阵亡,于是京都更加惶恐,有人建议奉皇帝北逃以就刘裕;后来见徐道覆等一时还没有到达,此议才止。
与收复中原相比,目前保住大本营才是最重要的。
刘裕匆匆回撤。到达山阳(在今江苏淮安),刘裕听说何无忌战死,担忧京都失守,就带着十几个人日夜兼行。到了长江边上,他们问朝廷消息,行人也不知道眼前的就是刘裕,就说:“贼还未到,刘公若能回来就无所忧了!”
刘裕大喜,单船过江,先到京口,人心略安;四月初二到达建康,朝廷和百姓这才觉得有了依靠——可见这时刘裕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了。
得知何无忌战败,而刘裕又在北方立了大功,卫将军、豫州刺史刘毅也想为自己的未来挣得一些筹码,于是准备讨伐卢循。刘裕认为贼势正盛,应待己战船建成一同前去征讨,但刘毅不听劝阻,独自率领二万水兵将士从姑孰出。此时卢循打败了到长沙迎战的荆州刺史刘道规的军队,正准备进攻荆州刺史治所江陵,徐道覆听说刘毅西上,急忙驰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